电力股:已走出产能利用率下降周期
2009-12-4 11:06:49 背景资料:自2009年11月20日起,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.8分钱,高于市场预期。销售电价提高主要用于三个方面:一是理顺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关系;二是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到每千瓦时0.4分钱;三是将各省(区)销售电价每千瓦时提高0.2分钱,用于解决电网企业“一户一表”改造投资还本付息等问题。同时,居民阶梯电价改革将推出。行业分析:由于2009年三、四季度部分地区火电盈利已大幅回升,盈利较差地区电价也于近期得到小幅上调。在2010年通胀压力不明且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仍在的情况下,政府在上网、销售电价上的辗转腾挪空间已有限,再次大范围上调或下调电价的概率很小。
比较确定的是,按照我们对2010年全年发电量增速8%左右、新增装机增速6-7%的预测,2010年火电机组利用率(水电机组利用率不予预测)将与2009年持平或略高,结束2005-2009长达五年之久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周期,前提是不出现江河来水特好年份。
从以上测算中可以看出,2010年火电行业的业绩若要比2009年实现正增长,综合煤价涨幅不能高于2%,但目前看来较难实现。预计火电企业在近期上调上网电价希望不大的情况下,仍将会与煤炭企业进行类似于2008年底的艰苦谈判,甚至可能再次出现合同价格较长时间段内都未确定的局面。
电价改革加速进行当然对困境中的行业大有裨益,正所谓穷则思变。但不应对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过于乐观。最重要的三项内容——直购电、竞价上网和输配电价制定短期都看不到突破的曙光。其他诸如水电电价逐步调整、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、可再生能源价格体系制定等都不涉及电价改革的核心内容。直购电受制于政策支持力度——直购电合同容量被剔除出计划电量分配基数,将严重阻滞发电企业参与直购电试点的积极性,进而也达不到促进输配电价合理形成的预期效果。竞价上网更是仅仅要开始推进试点,1-2年内不宜对其给行业带来的影响过高估量。
倒是直购电试点,将其看做一种非连续报价的局部地区“竞价上网”,若能在政策支持力度上给与加强(改变“直购电合同容量被剔除出计划电量分配基数”),将有效地促进发电以及电力大用户的效率提升、优胜劣汰,实现参与其中发、用电部门的彻底市场化。同时可能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投资机会,主要体现在参与直购电机组比例较高的发电类公司,其业绩将不同幅度的好于行业平均水平,也意味着行业盈利能力的分化趋势更加明显。
投资策略: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,水电比例较高或将提高且估值不高的公司。首选国电电力(600795);2010-2011年规模将有明显增长的公司,首选上海电力600021);电力资产证券化趋势。具体表现形式多为资产注入、资产收购。2010年仍将有电力公司实现大股东的电力资产注入或外部收购,但对业绩增厚幅度不宜过于乐观;直购电如能顺利推广,可能给部分中小型公司带来业绩增量;参股券商、有色、地产等强周期性行业的电力公司。对于该类公司,主要关注点多在所参股的其他行业。建议关注漳泽电力(000767)、明星电力(600101)。